今年2月,国家电投河南公司在郑州高新区举行河南省首座纯电动重卡充换电站揭牌仪式,标志着国家电投在河南省的首座纯电动重卡充换电站建成投运。
这座每天可为100辆车提供充电服务的换电站,只需通过二维码扫描即可启动换电,3分钟完成电池更换,40分钟完成电池充电,24小时无间断运营,是国家电投构筑“绿电交通”新跑道的最新成果。
国家电投党组副书记、董事祖斌发言
“交通领域能耗约占全球总能耗的29%左右,电能替代增加10%,将会新增1.8万亿度用电量。”在2020年11月举行的全球智慧能源高峰论坛上,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表示,国家电投较早就将目光投向了“绿电交通”这片“蓝海”,在氢能、储能、绿色交通等领域持续发力,将“绿电交通”作为国家电投清洁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
聚焦换电重卡形成“电能替代”生态圈
“我们所理解的‘绿电交通’,指的是以清洁电力即绿电替代化石能源,依托智慧能源网、交通网和信息网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清洁能源和交通、充电及储能设备的智能互动和深度融合,提高交通运输和物流的能源效率和绿能比例,改善交通运输能源结构,最终实现清洁能源和交通行业的共生、共享和可持续发展。”2月26日,在“国家电投绿动未来媒体日暨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国家电投党组副书记、董事祖斌向媒体介绍了国家电投全面进入“绿电交通”的有关情况。
以换电重卡为代表的电能替代,是国家电投进入“绿电交通”领域的重要成果。
2018年,国家电投所属融和租赁将发展的目光聚焦在重卡这个关系民生的重要的生产工具上。重卡排量大,所用柴油品质低,且几乎全天候运行,一辆重卡的排放量相当于300辆家用轿车,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融合租赁算了这样一笔账:全国短倒运输场景的重卡100万辆,如果全部实现电动化,可减少柴油消耗396亿升,减少1亿吨二氧化碳、126万吨氮氧化物、0.72万吨颗粒物排放,将有力加速“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助力“中国3060”目标实现。
融合租赁从“电能替代”和“解决用户需求”两个痛点出发,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努力将今天的痛点变成未来的优势。2019年5月,融和租赁成功研发全球首款换电重卡并推向市场,运行成本只有燃油重卡成本一半,噪音小,不到5分钟就完成能源补给,每天运输里程可超过790公里,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目前国家电投换电“魔方家族”成员已涵盖34款换电重卡及电动工程机械设备,产品全方位匹配电厂、港口、钢厂、矿区、城市渣土、水泥搅拌等各类短倒场景的电动化应用需求,实现了交通领域“电能替代”的新突破。
三年来,国家电投仅向所属融和租赁这一家单位投入的用于研发换电重卡、换电矿卡、电动装载机等核心产品关键技术、支持新能源交通发展的资金,累计接近60亿元。
截至目前,国家电投推出的换电重卡及电动工程机械设备业务规模突破5000台,每年新增用电量83万度,替代柴油约260万升;充换电站落地签约66座,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等13个省市,其中建成8座,形成了国家电投以换电重卡为核心的“电能替代”生态圈。
布局氢能产业 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相比2018年开始探索的“换电重卡”模式,国家电投对氢能的布局更早一些。
2017年,国家电投成立氢能公司,专注氢能研发。2018年成立氢能工程领导小组,钱智民担任组长。2018年国家电投年度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建设一流的氢能产业,产业布局宏观上分为能源线和产品线。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加之国家电投始终坚持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有序推进以氢燃料电池和氢能供应为主的氢能生态系统集成,国家电投已成为我国推动氢能发展的一支“劲旅”,取得一系列成果:
2019年12月,由国家电投提供氢动力,与中国中车联合研发的续航600公里的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在宁波成功下线;
2020年9月27日,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氢腾”燃料电池产品的发布,标志着从原材料、零部件到电堆的全自主产业链的打通,补齐我国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短板;
氢腾产品发布当天签署销售订单35套,预售订单400套,位于北京、宁波两地的中试生产线已形成1000台/年的生产能力与供应能力,并在宁波、武汉两地启动万台生产线建设;
今年1月9日,国家电投与中国商飞合作,由氢能科技公司提供空冷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ET480垂直起降无人机正式下线,续航里程300km,这是氢能公司自主研发的空冷堆产品在新能源无人机领域应用的重大突破。
“今年4月即将启动的博鳌论坛上,10辆搭载氢腾燃料电池的客车将向世界展示国家电投科技创新的力量。为冬奥会配套设施的中关村延庆加氢站已正式投入运营,每天可为30辆车加满燃料。”祖斌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发布会召开的3天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明确要打造绿色物流。其中,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均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的下一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