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夯实电力装备行业增长基础,为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向好提供坚强支撑。
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带动电力装备行业需求持续释放,行业稳增长态势总体稳健,在此背景下,该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明确行业发展路径。
《方案》为2025-2026年电力装备行业设定稳增长“目标线”: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为实现这一系列目标,《方案》围绕供需实际、行业发展环境、国内国际市场等方面推出8方面举措。
其中,供给侧方面,统筹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一批标志性装备;依托能源领域国家科技专项,新部署一批项目;提升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需求侧则依托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海上风电基地、智能电网、抽水蓄能电站等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建设稳定国内需求,同时抓住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环境侧落实首台(套)推广应用政策,制定实施风电、光伏等行业规范,通过标准引领产品质量提升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强化产业链协同,引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保障国内需求方面,《方案》提出通过水、火、风、光、核及特高压等重大能源工程发力;国际市场开拓上,强调积极参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利用双多边合作机制,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此外,《方案》更加突出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带动“量的合理增长”。一方面,明确不断完善电力装备领域标准体系,通过标准提升带动电线线缆、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力装备质量提升和设备更新。另一方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绿色化升级改造,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
记者获悉,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强化组织保障和调度分析,加强财税支持和宣传引导,更好支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